中央人民政府   全国人大   全国政协   最高法    最高检   公安部 设为首页   加入收藏 今天是:
首页 时政聚焦 社会新闻 法制报道 反腐倡廉 财经金融 民众之声 房产动态 体坛内外 人物专访 人民时评
公检法司 经济与法 社会公益 食品健康 聚焦三农 名企风采 文化娱乐 环境热点 科技教育 旅游资讯
您当前所在位置:网站首页 >> 文化娱乐 >> “冷门”节日非遗是怎样破圈的 >> 阅读

“冷门”节日非遗是怎样破圈的

2024-06-12 18:11:04 来源:中国青年报 浏览:188
内容提要:随着短视频以更加具象、直接、多元的面貌触达移动互联网的每一个手机端,不少曾经沉睡在大众视野之外的节日习俗型非物质文化遗产,逐渐受到大众关注..

     随着短视频以更加具象、直接、多元的面貌触达移动互联网的每一个手机端,不少曾经沉睡在大众视野之外的节日习俗型非物质文化遗产,逐渐受到大众关注。通过新媒体传播,年轻人对节日非遗习俗产生兴趣,进而主动参与体验。这些现象也给人们留下思考:那些依旧沉睡的“冷门”节日非遗习俗,如何复刻“破圈”之路?

  这两年的春节,潮汕地区的英歌舞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受到热捧,舞者的传统妆容、富有冲击力的舞姿、水浒英雄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度,以及公众在后疫情时代对于热闹氛围的向往,都是英歌舞受到热捧的重要因素。

  不过,很多朋友在短视频平台最初刷到的英歌舞视频,都不是英歌舞表演的现场原声,而是一曲气势磅礴、与英歌舞节奏鼓点相符的配乐,这首曲子名叫《Nijamena》(《真爱永恒》),出自2019年的一部印度电影《后现代罗摩衍那》,是该片的一首插曲。尽管很多人听到后不会联想到印度电影,只会想到英歌舞,但英歌舞的流行,确实与视频创作者用这首外来“神曲”配乐有一定关系。这也给节日非遗习俗传播留下启示:既要守护文化内核,也不妨大胆借鉴吸收世界上不同的文明成果,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创新。

  实际上,随着热度持续,不论是创作者还是收看者,都逐渐萌发出想要展现或收听英歌舞原声的诉求。与此同时,英歌舞表演的台前幕后也得到充分展示。潮汕地区还“趁热打铁”,由线上转向线下,派遣英歌舞团队奔赴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表演,并且加大本地的表演频次,让这门一度沉睡的节日非遗习俗成为当下的“爆款”。

  鱼灯热度的形成,与英歌舞有相仿的地方。传统配色充满张力的视觉呈现、俏皮却又富有传统风格的配乐、国人对于人间烟火灯火璀璨的向往,共同促成了鱼灯的火热。与英歌舞不同的是,鱼灯其实与舞龙一样,是很多地方的传统习俗,而且都是在元宵节前后呈现,与家族团聚氛围下的亲情乡情高度绑定,这就更容易引起中国人的情感共鸣。另外,还有手机游戏推出名为《鱼灯》的主题短片,让年轻人在轻松娱乐的氛围里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。

  端午节刚刚过去,人们对划龙舟的习俗本来就不陌生。这段时间,不少网友以幽默的“段子”,对比南北方划龙舟的不同表现,让人们对这个传统习俗有了更丰富的认知。从中也可看出,通过适度幽默调侃,去冲淡非遗习俗的严肃感,从而获得一种颇有亲和力的反差感,也是短视频时代用好新媒体传播非遗节日习俗的参考。

  当然,所有线上的传播,都需要找到线下传承的路径。近年来,各地博物馆、文保单位往往会在传统节日结合文物资源,举办传统习俗体验活动,鼓励参观者动手参与感知传统文化。一些文博机构还通过开发文创产品,实现非遗产品的商品化,探索节日习俗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路径。

  英歌舞热度起来后,笔者到访潮汕地区发现,不仅当地博物馆的英歌舞展区有了更多游客驻足了解,而且围绕英歌舞的文创产品也实现“大卖”,甚至当地茶饮店都多了很多英歌舞元素的饮品。如此,就形成一个线上持续传播、线下沉浸体验的良性循环,而这样的良性循环也重塑着人们对于文化传承的理解。

 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我们会看到更多包括节日习俗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借助互联网实现活化传播,随后与餐饮、旅拍、研学、文博等文旅形式相结合。人们旅行过程中的沉浸式体验,又会通过每个人的社交媒体分享和传播,让优秀传统文化泛起层层涟漪,激荡到更广阔的地方。

  寒鲲 来源:中国青年报

相关文章
2023-05-10 16:41:00
2024-10-09 10:57:19
2023-07-24 11:31:50
2024-03-28 17:13:54
2023-08-28 17:31:13
2024-05-11 17:58:25
2023-09-25 09:36:50
2024-06-12 18:28:15
相关评论
姓名:*
  联系QQ:
  邮箱:
  个人主页:
请输入您的评论:
请输入验证码:* 看不清?点击换一个


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

标题 内容

最新热图

最新更新
最新推荐